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我们在路上

新闻来源:实验北校   新闻作者:于长禄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03.25

    观点3: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实施自我教育
    各班班主任一定要把培养自己的学生干部队伍作为大事来抓。要拉起一支能冲能打的干部队伍,三国时为什么蜀国先亡?我认为诸葛亮不放权,事无巨细全部揽权是个重要原因,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的最好途径。 

    观点4:做一个善于动脑的班主任
    学校工作要向前迈进,需要我们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两个方面领先:一是奉献精神,一是决策能力。就是说,不仅要有一种对事业执著追求和创业的冲动,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而且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竞争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在这里决策的关键是带班的思想和方法要高出竞争对手,处于领先地位。正如三国中周瑜号称“一步三计”,却总失算于孔明的“三步一计”一样,计不在多,而在高。带班级如果总不能先谋几着棋,赢的可能性就不大。如果哪一天你的班级管理方法已经没有了别人还考虑不到的角度和思路,恐怕也就是你的班级走下坡路之时。 
    法国心理专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食物。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法国心理学家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的盲从,在于毛毛虫总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毛毛虫付出了生命,但没有任何成果,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毛毛虫实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是: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不能禁锢于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从而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以及学生的需求。惟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毛毛虫那种毫无意义的绕圈所导致的悲剧还说明:在实际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神话并不存在,我们不能只关注做出了多少成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效益问题”。当我们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遇到挫折时,切莫像毛毛虫那样做毫无意义的努力,而应该转变思路和关于另辟蹊径,以便更有技巧地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班主任拼了命,但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就谈不上成功。所以,从我的角度看,检验一个班级好坏的标准,一看过程,二看结果,如果你那块“地盘”总是面貌依旧,江山未改,你就该“三省吾身”:一省观念是否领先,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二省是否真的用心出力,三省带班的方法及班级的文化建设整体环境是否优化。 

    观点5:构建良好的班级软硬环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这里我想到了“泡菜效应”。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异,这正如人们通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泡菜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是:班级要重视硬环境的建设,重视通过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班级的硬环境主要指班容班貌,它由班级的物品摆放,校服整齐程度、班级卫生情况、黑板的擦拭程度等构成;班级的软环境主要指正确的舆论风气、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法、严明的班纪班规、独特的班徽、班歌、班训等。班级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此,各班要努力让教室的硬环境整洁、优美、有序,让班级的软环境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蕴涵丰富的教育因素,从而给学生诗情画意、温馨宜人的感受,发挥对学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培育志向的作用。活跃的课堂气氛、严格的自习纪律,高涨的学习氛围、整洁的教室环境是优秀班集体形成,优秀成绩取得的必要保证。举例子:比如说我们上周开展的学生能力展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难忘母校--东北师大
   下一篇文章:成长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