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充分备课
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例如,当我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我如何作答;我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如果有几种答案,我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 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我的应变能力。
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毕业至今关于化学的课外书购买并阅读了6套丛书,并以化学世界做为备课的工具书,理科用老版辞海作为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的宝典。并向学生推荐,借给学生阅读,与兴趣浓厚的学生交流阅读心的,和学生一起提高。
四、上好课
做好新课引入。例如,“原电池”新课导入,我讲了一个“两颗假牙”的故事。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曾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换掉一颗假牙!”为什么换掉一颗假牙就能解除格林太太痛苦呢?听到这里,学生一个个瞪大双眼,露出渴求知识的目光。故事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
重视实验
对演示实验有充分的准备。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所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所用试剂、溶液浓度、实验用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并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实验。课堂演式实验没危险的一律学生演示。学生实验严明实验纪律,除实验室公示出来的要求严格执行外,每次实验课都设有基本操作考查。比如:搅拌、振荡、从大试剂瓶中取用浓硫酸、浓硝酸、中和滴定中滴定管的操作等等。每堂实验课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收获。
课堂形式多样。课上形式多样 化学课也有课本剧,比如讲硝酸性质时,学生现场编演“金元宝的骗局”;学生扮化学名人讲述发现或合成新元素、新物质的过程;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远离方便筷;有毒气体泄漏逃生和救助的表演等。这些形式使学生课堂情绪饱满,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显著。
立好规矩。过多形式会使课堂难以把控,课堂一团糟。因此必须要立一些规矩。 高中第一堂课就讲好要求,然后严格执行,始终如一的严格执行。为此还制定罚款制度。被罚的行为有:迟到;上课上厕所;无故旷课;课上“二胡”即胡言乱语、胡思乱想;方程式罚写出现错误;大型考试中的基础点,比如哪个方程式不该错,哪个电子式不该错等。钱和帐有两位课代表分管。一段时间后以奖金的形式发放给考试中进步大的,和成绩稳定的学生,退步大同学也有机会得奖。化学科的发钱成为学生的又一节日。用罚款的方式规范课堂,并不是每一个班都通用,我教的三个班级目前只有两个还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