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最让我们老师感到头疼的往往是纪律问题,只有好的纪律才能保证学习。所以首先就要治理屡禁不止的自习课说话问题和搞小动作问题。一开始我的方式是批评教育, 因为我发现班里有时说话现象严重,总是那么几个人带头说笑,或有几个是被拐带的。只要我当场呵斥,严厉处罚其中某个人,其他人也会受到震慑,有所收敛, 班级纪律会有所改进。但是那不是治本的方法, 所以我就开始分析他们说话的原因,我大致把原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精力充沛,无事可做;第二类是因为确实控制不住自己(小学时习惯了)。所以我彻底换了一种策略,对于那些无事可做的同学我就给他们找事做,正好那时开学初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要研读《弟子规》,碰巧我的手边就有一本,于是办法有了,那我就规定让他们背诵《弟子规》,我要定期考查,同时要求她们不要仅仅是机械的背诵,还要给我解释每一句话的含义。如哪一天你能按照《弟子规》的规范去做一件事,哪怕很小,你也来告诉我,我会在班级里表扬你。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背书,更重要的是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能把《弟子规》的内容逐渐融汇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当中。这一招对于一些学生还真挺有效。我班一位细心的家长在家长回执中欣喜的反馈说 , 他家孩子自从上了中学,每次打完电话都不先挂断电话,而是等家长放下以后才挂断,这是孩子以前所不曾有过的。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却让家长感觉到学校对孩子在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做得非常细致。 对于那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同学,我的想法是先尽量不能让他们扩大范围,增加同僚,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处理。因为那些爱说话的学生并不会因你的一次两次的批评而改变,变得专心读书,对于批评他们已经听的太多了,不太在乎了,虽然其他同学摄于我的威力会暂时收敛,但是当我不在教室时他们仍然会失控,故态重演。而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之中的叛逆期 ,若是批评有效的话,他们应该会有起色,所以我想是他们听到的表扬一定很少,我就转变做法,初步尝试采用赏识教育,于是,我开始用心的去发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然后在班级里大肆表扬,并会在私下里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说句“不错,这几天大有进步,一定要坚持呀!不要让老师失望呀!”之类的鼓励性话语。尽管他们的进步优秀同学相比还微不足道,但是与他们自己比起来,却是很大的进步了,只要有进步,就会让人看到希望!我的鼓励收效十分显著,有一些爱说话的孩子主动要求我调换座位,用他的话来说是先脱离使自己说话的环境,然后再控制自己。那么我的这种“赏识教育”已经延伸到他们的自我教育。 其实我们的孩子们都很有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缺少机会证明给老师们、同学们,导致极度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这种赏识教育对于一些信心不足而实力也往往被低估的人是十分有效的。 当然,作为老师,教育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鼓励确实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时适当的批评也可以让人猛醒。尤其是现今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什么苦,意志力非常薄弱,迫切的需要一些挫折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