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19年12月4日下午,东莞市历史教研员陈家运老师远道而来,莅临我校初中部历史组,对我校初中部历史教学工作进行交流指导。陈老师先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教育硕士,曾任东莞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现任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历史教师,华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育硕士导师。陈老师既有丰富的一线历史教学经验,又对国家历史教学理念、核心素养融汇贯通。初中部校长助理陈立和全体历史教师对陈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期待和欢迎! 陈老师首先来到了初三10班,参与我校初中部历史组听评课教研活动。初中部初三历史教师曹亚楠讲授新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曹老师围绕十月革命发生的条件、十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十月革命的启示三个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与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热烈地探究,使学生们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启示,曹老师通过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在随后的评课活动中,陈老师对本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肯定了曹老师在课程设计中的亮点,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对历史课堂的独到见解。陈老师指出:问题导向、情境创设、史料运用是构建历史课堂的三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史料运用,特别是对可信史料的充分挖掘,是历史课堂的深度和历史教学的智慧。在课堂上把考纲的能力要求与核心素养相联系,重视新授课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训练也是陈老师的殷切希望。同时陈老师对历史课堂小组合作的构建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课堂小组合作要有挑战思维的话题、要有丰富的史料、要有话题讨论的组织者和记录者、要有评价机制。陈老师的精彩点评和独到见解给历史组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曹亚楠老师讲授《列宁与十月革命》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