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 文科综合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 近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的试题大量出现。所以在平时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与此同时适当地引用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点,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短效热点方面:对发生在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间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要高度关注。 长效热点方面: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社会进步等问题与课本内容对应起来,有机渗透。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振兴东北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发展,青藏高原区域经济,中部崛起),“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国际组织、民族精神问题等。 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就是说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能力只有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训练要从解题的各个环节、有步骤地进行。(1)选题是有效训练的前提。选题工作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高考卷和新课改高考卷要引起重视。(2)进行专项能力训练。每组训练题要突出某一种专项能力,在练习的基础上,使每项训练落到实处,真正在训练中得到提高。(3)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师生可共同解答每个题目,领悟并总结解答各种高考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开阔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规范答题语言,紧扣得分点,减少失分。材料分析题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成熟的题型,是高考的重头戏,对材料题的专项训练是必要的。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