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视学生个性中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在学生的成长中,班主任应该重视鼓励学生对自己树立信心,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当班级学生表现出独立行为时,哪怕是微小的一点进步,作为班主任都要及时在全班给予他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逐渐渗透,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点滴小事中锻炼自己,学会为自己的决定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选择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不随便依赖他人和客观环境的健康心理,为他们日后主动选择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重视对学生个性中反抗精神和反抗行为的认同和鼓励 敢于流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传统的教育过分压抑学生的反抗心理,最终导致学生对自己的鉴别能力失去信心,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对别人、对社会完全依赖的人,成为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同时被无情的泯灭。个性化的教育要求班主任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说“不”,在现代社会,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学生,要比一个具有服从意识的学生更能迎接客观环境的挑战。
4、重视培养学生热爱自我和珍爱生命的健康人性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还从何谈起爱祖国、爱人民,更谈不上将来回报于社会。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不能仅从学习成绩上去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二战时期在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许多刽子手不乏一些有才智的科学家,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731部队中也有一些杰出的医学家,但是,他们的人性已经扭曲,已经沦为战争的机器,视人的生命为草芥,他们的做法是反人类的,最终亵渎了人类的文明,必将遭到历史的审判。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科学家,我们应当培养像爱因斯坦那样充满人性和具有高尚品格、健全人格的划时代的科学家。 许多中学生正处于张扬个性的年龄,却因为疲于应付升学考试而过早地陷入了“应试教育”中,他们盲目挣扎于题海中,传统的教育粗暴地践踏了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在小小的年纪就形成了与年龄不符的个性,含苞待放的花蕾过早地凋谢于冷酷的现行教学中。“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学生一切发展”,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不是行政机构,不是军队,更不是监狱。我们需要更多的“玉”,而不是“器”。学校培养出来的应该是一个个可塑性极强、应变能力极强的人才,而不应是一个个固定化模式的标准件。
个人简介:黄满龙,男,生于1969年,199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现任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区物理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2000年考入沈阳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