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复习
一 、高中化学的教材涉及物质结构和反应原理的章节分别是 :(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三章 物质的量》《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册)《第二章 化学平衡》《第三章 电离平衡》(第三册)《第一章 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第二章 胶体性质及其应用》《第三章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其中第一章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高中学习这两类反应是从物质的根本结构认识反应。 前者是从得失电子的角度认识反应 ,后者是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反应,可以说如果高中化学要把氧化——还原反应充分掌握了,那就等于掌握了一多半的反应,另外一少半是就离子反应了。氧化还原反应应该说贯穿了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不仅这章学习,而且第五章物质结构也讲到了: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性强,金属性强的单质还原性强。实际上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一个头疼的事情,但即使学习了第五章也不能够判断所有的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到大学能斯特方程就把氧化——还原反应彻底掌握了。另外象电解和原电池有些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头疼,原因不仅是这两节较难理解,而是因为氧化——还原的基础没有学习扎实。实际上电解池和原电池就是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而已,什么是原电池: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什么是电解池: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这两个装置中的化学能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表现。而离子反应的终结是在(第二册)《第三章 电离平衡》,比如为什么复分解反应非得需要气体沉淀水这个条件?难道没有这样的条件就不能进行复分解了吗?比如次氯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就没有, 因为生成了弱电解质HClO。 这样我们就不难总结出了一类反应——即强酸制弱酸。那弱酸能不能制强酸哪?个别的也能, 如硫酸铜与硫化氢反应,因为生成了难溶于水和酸的CuS。总而言之,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就是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正是因为这两节重要所以第三册教材还要安排一章来讲解。至于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应该能从化学键的角度重新认识这节所讲的能量变化。比如什么是反应物蕴涵的能量?产物怎么蕴涵能量?
2 、《第三章 物质的量》讲的是一个物理量和它的单位。这个用就会;不用就不会。所以,学习好这一章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典型的相关计算题。
3、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非常重要如果把化学比做一篇文章的话, 那么元素周期律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章分别讲了:原子的结构共性,原子结构的个性(即元素周期律),原子怎么形成物质(即化学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4、(第二册)《第二章 化学平衡》是从速率 、转化率这个实际出发来认识反应,
这里的动态平衡的思想是它的精髓所在!
5、《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动态平衡的又一实例。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第三节 水解反应都是电离平衡原理的具体的体现。
6、(第三册)第一单元《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主要阐述的是大量粒子集中在一起所表现的性质——物理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第三册)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分散系的一种 (粒子大小直径不同的宏观表现)。和初中所学的溶液、浊液进行比较学习。 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化学的教材涉及物质性质和用途的章节分别是(第一册)《第二章 碱金属》、《第四章 卤素》、《第六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第七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二册)《第一章 氮族元素》、《第四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五章 烃》《第六章 烃的衍生物》、《第七章 糖类油脂蛋白质》、(第三册)第二单元《胶体及其性质》。其中涉及了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章节都是比较重要的章节 如:氮族 氧族(其中浓硫酸和硝酸是重中之重) 几种重要的金属中铁和铁的化合物等章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第四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镁铝的化合物涉及复杂的离子反应,而铁的化合物涉及了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无机化合物性质中最重要的一节。 相对无机化合物的性质而言,有机化合物及结构更显得重要,因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最能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学科的本质规律。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高考中有机化合物的考查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
三 、涉及用途的章节是:(第二册)《第八章 合成材料》(第三册)、《第四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五章硫酸工业》同学们复习这些章节的时候可以结合着性质和原理去掌握用途。避免死记硬背。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可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分清主次,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复习。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以上重点章节知识点掌握已经熟练,那么就要特别关注一下高考高考中的热门知识点。
第三部分 高考中的热门知识点
一、实验:很多同学认为实验就是背一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实验的考查是综合能力的考查。也就是实验考查的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熟练掌握仪器特点、逻辑思维等能力,甚至还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册)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这次辽宁省高考改为3+小综合后,新出现的一个单元。由此,可以看出实验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
例题:怎样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生的气体是NO?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 这个实验要求学生发挥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二、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水污染、气候变化等和我们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都是历年高考中的热门话题。比如:苏丹红等。
三、综合能力的考察:主要考查考生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本学科的问题的能力。
例题1200C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和,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氢原子数?
可以看成一次函数
△V= f(x)=x/4-1
由图像很容易看出当分子中H的数目为4 时符合题意。甚至我们还可以总结出当分子中H的数目小于4时,燃烧后体积是缩小的;当分子中H的体积分数目大于4时,燃烧后体积是增加的。这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化学问题。也是高考中要考查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
又比如:
这样的有机物涉及了生物的三大能源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也是高考容易考查的知识点。
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而备考是有方法的。祝同学们在2007 年的高考中取得成功!